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中国 查看内容

[2013.07.20] 跨国公司不再依赖中国市场

2013-7-25 20:33|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2848899| 评论: 44|原作者: crazybaofulusha

摘要: 对于美国的跨国企业来说,把命运寄托在中国市场上的做法还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对中国依赖指数

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独立宣言”

对于美国的跨国企业来说,把命运寄托在中国市场上的做法还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Jul 20th 2013 | SYDNEY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一直不愿同富国掺和在一起,他们希望拉动内部需求,促进区域内贸易,这样即使在西方市场衰退之际也能保持经济发展。在经济崩溃的大背景下,中国是为数不多依然还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金融危机后,富国都想和中国加强经贸联系。德国的汽车企业,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开采公司以及新西兰的奶粉制造商向中国大量出口,都获得丰厚的利润。每个企业的发展故事都需要中国市场。


使用交互式的树状图了解下每年各行业的“对华依赖指数”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中国市场也并不那么吸引人了,一些公司的发展故事还起了警示作用。外资公司和中国虽联系密切,但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如卷入行贿门事件的英国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②肯定对此深有体会。



《经济学家》杂志于2010年引入了一种股价指数——“对中国依赖指数”作为粗略衡量跨国企业对中国依赖度的标准,该指数是根据这些企业在中国取得的收入将其在中国市场的比重作为权数,对应相应的公司股价,进行加权处理而得出的。最新的“对中国依赖指数”覆盖了位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③之列且能提供不同地域收入细目的所有公司。133家企业的各自权数反映了他们的市值与其在中国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的乘积。市值为1000亿美元在中国收入占总收入10%的公司,其权数与市值为200亿美元在中国收入占总收入一半的公司的权数一样。对于那些只公布在整个亚太地区收入的公司而不公布在中国的收入,该指数假设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收入所占份额就是其在这一区域的GDP中所占的份额。

苹果是“对中国依赖指数”最高的企业,2013年的权数为11%,其次为8.3%的高通和7%的英特尔。加入该指数中的大多数企业如今更加依赖中国了。相对于2009年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收入占比平均为9.8%,2012年在中国的收入占比已为11.2%了。

不过虽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上升,股票回报率④却并未相应上升(如图所示)。在2009-11年度轻松高出标准普尔500基准指数后,“对中国的依赖指数”便自此难跟上标普500指数的脚步了。今年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依赖指数”涨幅为9.6%,表现要比中国的股票市场好得多,中国股市跌幅已超过9%。然而“对中国依赖指数”和中国股市的股指相对于表现强劲的传统标准普尔500指数来说只能望其项背,标普500指数涨幅为18%。也许另外367家不在“对中国依赖指数”覆盖范围内的标普500企业能骄傲地声称他们是对中国一点都不依赖。

From the print editi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译者注】
Middle Kingdom
Middle Kingdom may refer to:
China,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of its common name, Zhōngguó (simplified Chinese: 中国; traditional Chinese: 中國)

葛兰素史克"行贿门"
【天价会议费藏猫腻 大量套现用于贿赂】
根据记者的调查,在中国地区葛兰素史克主要是通过和旅行社合作的方式,运用了承办会议进行商业贿赂。几乎开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套取现金进而用来行贿。身兼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及葛兰素史克企业运营总经理的梁宏透露,每年他所管辖部门的预算达到数亿元。自从08年进入公司后,与上海临江国际交往甚密,通过虚增会议费用进行大量套现。
与葛兰素史克中国高管关系密切的上海临江国旅老板翁剑雍交代,在临江国旅返给梁宏的钱中,一部分用于行贿,一部分落进了梁宏自己的腰包。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英文简写为S&P 500 Index,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这个股票指数由标准普尔公司创建并维护。
  标准普尔500指数覆盖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国主要交易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与道琼斯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风险更为分散,能够反映更广泛的市场变化。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股票回报率
股票回报率是将股票投资的盈利除以投入资金的平均数字而计算出来的。
57

鲜花
3

握手

雷人
1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razybaofulusha 2013-7-21 01:20
求指点 @discomize @cwxsylar @gangangwen @Wesyman @_易雪_
引用 zczff 2013-7-21 10:25
楼主很认真,每个段落都有数字。
加权平均就是说,比如x,y,z的公司,他们的收入规模和市值都不同,例如x收入规模占x+y+z 的系数是i1,y是i2,z是i3,则这个就是权重。此外,假定每家公司各自在华占自己总收入的比重为Xr,Yr,Zr,那么11.2%=Xr x i1+Yr x i2 +Zr X i3   (X是乘)。 市值那个就是以市值比重所谓权重。
引用 bryan 2013-7-21 12:06
先占个楼。跟某版版主似的,是个译文就“赞一个”,有什么营养
引用 bryan 2013-7-21 12:18
本帖最后由 bryan 于 2013-7-21 12:19 编辑

1 After the crisis, rich economies aspired to couple themselves with China, one of the few sources of growth in a moribund world.
在经济崩溃的大背景下,中国是为数不多依然还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金融危机后,富国都想和中国建立经贸联系。[/
font]

调整了语序,一句分成两句,值得肯定。但是,整个主句理解都是错误的,由此产生的错误译文还特别有迷惑性,因为,若不仔细前后体会译文,很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归结原因,在于译者没有从上下文的角度体会本句的意思。

中国的可贵之处可不仅仅是自己能保持经济增长。本句评论结束,看不明白可以艾特本人
。[:
hehe:]


引用 bryan 2013-7-21 15:48
本帖最后由 bryan 于 2013-7-22 09:29 编辑

2 But as China slows and America gradually recovers, those stories are becoming less compelling. Some of them are turning into cautionary tales. 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 as GlaxoSmithKline, a British pharmaceutical giant embroiled in a corruption scandal in the country, is now discovering.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这些故事渐渐也不那么引人入胜了。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讲述起警世故事了。而一些在华公司如总部设在英国的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未必受欢迎,葛兰素史克的行贿门②事件现今正在披露之中。

整个第二段,译者都没有吃透原文的意思。还是存在不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毛病。与上面“1”相同,不但译者自己不知,恐怕相当一部分读者也看不出来。

两问译者:
(1)“compelling” 你除了“引人入胜”,还会用别的词吗?(注:本问题其实是个连环问题,我想译者不会傻到回答“否”。若译者答“是”,给出个别的词,多半还会引出新的问题。暂且不说)
(2)“一些国家”,是哪些国家?

小儿科的问题我不会提,例如“一些在华公司如总部设在英国的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译文里的问题就是我说的“小儿科的问题’。所以上述两点问题很大,但若译者继续不知我所云,而且无法端正态度,我只有残念地“点到为止”,不会提供详细说明。


(3) 而一些在华公司如英国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未必受欢迎,葛兰素史克的行贿门②事件现今正在披露之中。

本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主语谓语是什么? 莫要瞎猜



引用 crazybaofulusha 2013-7-21 17:10
bryan 发表于 2013-7-21 15:48
2 But as China slows and America gradually recovers, those stories are becoming less compelling. Som ...

首先我想说这段作者用metaphor的手法,我也只会这么翻了,如果换做你,你怎么翻呢?

compelling确实我翻的字面意思。其实我是觉得那个意思应该是“不想把中国再放进他们的故事里/不是那么渴望像之前那样向中国出口”,不晓得你是如何想的

“一些国家”= =是不是应该是一些公司啊,因为后文讲到的也是公司不是国家。

改为“一些在华外资公司如英国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如何?

我表示第一次心情舒畅地看你的回复额~
引用 tfndhd 2013-7-21 17:18
第二段中,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 这地方翻译成在华公司未必受欢迎就可以了吗?我不知道firm 和investor分别指的是什么。。。
exposure to China 这个短语出现了好几次,第一次翻译成锁定中国市场,exposure 不是指曝光、揭露么,为什么要翻译成“锁定”呢?(我是感觉楼主翻译的挺好啊,就是我自己翻译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个词)
引用 bryan 2013-7-21 17:26
crazybaofulusha 发表于 2013-7-21 17:10
首先我想说这段作者用metaphor的手法,我也只会这么翻了,如果换做你,你怎么翻呢?

compelling确实我翻 ...

你对compelling的理解完全在我意料之中。这样的错误我见过太多了。

知道compelling一共有几个意思吗?

一共有三个,你选错了。我很少查英汉词典,因为英汉词典释义不准确。另外,好多人不会用词典。

(1)compelling reason/argument/case etcBELIEVE an argument etc that makes you feel certain that something is true or that you must do something about it: Lucy had no compelling reason to go into town.
(2)INTERESTIN Gvery interesting or exciting, so that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His life makes a compelling story.
(3)compelling need/desire/urge (to do something) a strong need, desire etc to do something, making you feel that you must do it: He felt a compelling need to tell someone about his idea.

引用 crazybaofulusha 2013-7-21 17:31
tfndhd 发表于 2013-7-21 17:18
第二段中,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 这地方翻译成在华公司未必受欢 ...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
我个人理解喔:
expose有揭露曝光的意思,但还有个基本的意思就是“使...接触”,如:expose to the sun在阳光下曝晒 。Exposure to China就是指和中国经济往来过于密切的,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公司。
firm 在此是指那些外资公司,特别是木有遵守中国法律的像葛兰素史克在华公司行贿
investor应该是指中国人,埋单的是中国人,特别是在葛兰素史克行贿门一案中,最终受害者是中国人,付的买药钱要比出厂价贵很多倍。
引用 bryan 2013-7-21 17:39
还选3呢。你自己用的“引人入胜”, 难道不是2的解释?
自己的汉语译词,与自己认为的英文释义,都对不上号,你说译文能不出问题吗?
我说了,好多人不会用词典,就是指你这样的。
我不会给出我的答案,自己体会原文用的是第几个意思吧。况且,我上边说了这么多,结合本条评论,你要是还不知道我指的正确答案是几,那就太……了
引用 tfndhd 2013-7-21 17:42
crazybaofulusha 发表于 2013-7-21 17:31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
我个人理解喔:
expose有揭露曝光的意思,但还有个基本的意思就是“使...接触”,如 ...

我还以为investor就是投资方,投资方就是外国公司。。。
谢谢你的解释啊~~~~这些词的意思可能还是要多加积累才能在用的时候找到合适的对应的,我今天就翻译了两段就感觉好吃力啊。。而且跟你的对比之后我感觉我翻译的太烂了。
我想如果我坚持每天认真翻译两段,并且和优秀的翻译对比学习之后,我一定会有进步哒~虽然两段的内容很少,不过目前我的速度,翻译全文我会累死的。。
引用 bryan 2013-7-21 19:48
我也去,本来不想多说了,结果又看到你的新点评。

我就敢这么说:凡是我点评指出的问题,没有不是“问题”的。当然,个别人我解释半天始终不认为自己错了,这个不是说你。你不会傻到认为我没有正确答案吧。我没有答案能给你指出来?说了半天你都搞不清错在哪里,别的字眼我也不用了,就说你“很傻很天真”,行吧。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建议艾特你那些好友、版主吧
引用 tfndhd 2013-7-21 20:52
tfndhd 发表于 2013-7-21 17:42
我还以为investor就是投资方,投资方就是外国公司。。。
谢谢你的解释啊~~~~这些词的意思可能还是要 ...

你是劝我不要练习翻译经济学人还是不要练习任何翻译。。。。
不过多看看时事对翻译行文的确有帮助~
引用 crazybaofulusha 2013-7-22 08:41
@nzholmes 首先谢谢你对于exposure的解释啦 我查了下确实在经济学术语中risk exposure为风险敞口,不过这里我理解的取exposure的最基本的意思即“暴露,显露” 我的理解应该木有错。我不是学经济金融,对这个不熟悉风险敞口(risk exposure)怎么表达不太熟悉,在此权当多多涨了知识。

其次,你谈到我的态度问题,如果你看到我在其他的帖子上回的贴,应该知道我的为人,我待人一向十分友善的,除非碰到byran这样的奇葩。你看了这个帖子就会明白了。
[2013.07.16] Shanghai: Mr Li's big idea 上海自由贸易区
http://www.ecocn.org/forum.php?m ... &fromuid=393961
(出处: ECO中文网)
至于当他说得比较有道理时,我也是认真回复的。只是他比较喜欢欲言又止,从来不高兴说出他的理解。这篇译文我翻译下肯定是有不周的地方,但我希望回复我的帖子是能够指出我译文中的不足,且在让人不明白之处写写他们对此的理解。

最后,也希望你能点评下我的译文,指出其中的不足等~我表示很欢迎也很感谢。
引用 bryan 2013-7-22 09:29
见6楼新增第3点

(3)
引用 crazybaofulusha 2013-7-22 10:17
bryan 发表于 2013-7-22 09:29
见6楼新增第3点

(3)

还是回复这里吧~恩 第三点我理解错了~应该是葛兰素史克发现了他们不受中国人欢迎。但是我想说的是 中国不欢迎他们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而冷落外资企业,是葛兰素史克行贿触犯了法律啊。。。我感觉TE这文章逻辑本身有问题,作者木有就事论事。只不过最近正好爆出这样的新闻,强加进文章~
引用 Wesyman 2013-7-22 10:51
本帖最后由 Wesyman 于 2013-7-22 11:13 编辑

Every company needed a China story to tell.
每个企业诉说着缺少不了中国市场的故事。

这句话不是很好翻,China story就是指国外企业在中国做生意的故事。词语字面上是中性的。

不过,之前一句说 After the crisis, rich economies aspired to couple themselves with China... companies all benefited enormously from exports to the Middle Kingdom.

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些 China stories都是很正面的。

然后下一段来了,But as China slows and America gradually recovers, those stories are becoming less compelling.

中国的经济增长变慢了,美国又复苏了,所以中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过去的企业一提到中国故事就满是憧憬,现在嘛,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引人入胜”也没什么错的,不是么?compelling可能比“引人入胜”多一点“非做不可”的意思,但就这样吧。

下一句,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 算是个补充说明。

现在(does)企业在中国有业务,也不是总能让投资者青睐这家企业了——因为英国这家企业卷入中国的丑闻,就是个例子。

其实吱吱你肯定是基本理解文章逻辑了的,只要在译文中多注意下怎么把中文句子的逻辑衔接起来,效果就很好了。
引用 bryan 2013-7-22 19:14
本帖最后由 bryan 于 2013-7-22 19:19 编辑

部分借用Wesyman的话:
Wesyman 提到:“现在(does)企业在中国有业务,也不是总能让投资者青睐这家企业了”。

现在不能让投资者青睐,这不就意味着作者前边是说:之前“企业在中国有业务”,能让投资者青睐(企业)

“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所谓“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也就是“endear someone to someone”的用法,释义为“to make someone popular and liked”,意为使一家公司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可不是企业自己憧憬,所以Wesyman 说:“过去的企业一提到中国故事就满是憧憬”是错误的。 如果非要说憧憬,也是投资者憧憬,不是企业。

因而,前文“those stories are becoming less compelling”正好和这句“Exposure to China does not always endear a firm to investors”相关,也就是Wesyman所谓“补充说明”。那么既然这两句相关,或者说表达的观点一致,那么就不难理解,“compelling”的意思了。

以前,投资者(根据前边的market capitalization一词,投资者可以理解为投资公司、炒股者等有可能会购买一家公司股票的机构和人),一看某公司在中国有业务,销售额还很高,就会觉得这家公司的股票是值得购买投资的(也就是一公司宣传说自己在中国业务和利润很大,这个说法compelling,结果就是投资者决定投资购买该公司股票)。在中国有业务这种story,是“compelling”的,意思是使人信服,投资者得知以后往往就会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和什么引人入胜毫不相干,词典里分明是两个意思。既然两个意思,就不存在什么这个比那个多一点。应该做第1个解释。

另外,我不理解为什么把“Some of them are turning into cautionary tales”一句中的“some”都理解成“公司”,很明显指的是“some of those stories”,是“stories”。 这个还望引起注意。
引用 bryan 2013-7-22 19:16
还有这句译的:
金融危机后,富国都想和中国建立经贸联系。

能看出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不考虑原文,就单论这句汉语?

查看全部评论(44)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19:41 , Processed in 0.0736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